【摘 要】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,具有工具性、人文性,但高中语文与日常生活联系非常密切,涉及范围广,实践性强,更应该强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,使学生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、探究能力,但现今狭窄的应试课程,僵化的语文教材,导致学生无论是在课内还是在课外对语文阅读毫无兴趣可言,又何能谈如何提高高中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。本文就课外阅读阐述了自己的观点,为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、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。
【关键词】高中语文 课外 阅读
高中语文教学由于高考的缘故,只重应付考试,不重培养素质。目前高中语文教学存在以下偏向:只注重课本中的文章考点,不注重文章要表达的思想文化内涵;只注重学生学习的进度,不注重学生心灵的美育陶冶;教师只注重传授知识,不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;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,不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。整个高中语文教学,唯教本、学本、考本至上,搞编题、做题、讲题战术。而作为最重要的文化载体的语文教学,其德育被架空了,其美育被抹杀了,其人文被淡化了,而强化了的智育也被扭曲了,从而导致学生的理想模糊,知识狭窄,文化肤浅,心理脆弱,最后,连语文学习的兴趣也荡然无存。探索语文素质教育,就必须勇于打破“一切服从应试”的一统天下,突破旧的教育教学体制,开拓几块挑战应试、超越应试的“实验田”。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,不但具有工具性、人文性,而且与日常生活联系非常密切,涉及范围广,实践性很强,高中语文课程更是强调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,使学生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、探究能力,并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,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。基于这一目标,传统的“填鸭式”教学已不适应语文教学发展的要求,也与社会的发展相脱节。按新课程语文教学理念,语文课程重在实践,要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要求。
为了突破狭窄的应试课程,突破僵化的语文教材,使学生能够对其所学的语文有所兴趣,我认为扩展阅读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,在高中时段的语文,正好可以开拓学生的思想,学会用自己的眼光来对待每个事物。“得法于课内,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。”学生要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,并能运用精读、泛读、浏览、速读等多种方法开展课外阅读活动,而课外的阅读可以带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,同时也能丰富自身的知识面。应如何带动学生课外的阅读性,本人认为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。
一 开放性原则
课外阅读是一个开放式的不受时间、地点、形式约束的语文学习方式。对它的评价不能按照课内阅读那样运用语感、语素等要素进行细微评价,而要采用模糊评价的方式,从总体方面对课外阅读开展情况进行评价,如对课外阅读量、阅读面进行评价等。鲁迅先生曾说过:“只看一个人的著作,结果是不大好的。”“专看文学书也不好。
”要博览群书,要涉及名家名篇,现代、当代文学作品,科普读物,报刊,天文、地理、历史等方面的书籍。要使课外阅读具有开放性、广泛性,不能强行对每一位学生统一要求、统一步调、统一内容,评价的标准,不能“一刀切”,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,选择适合自己读的健康有益的书,促进全体学生健康发展。只要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,对新发现的好书进行阅读,有利于消除学生的自卑感,增强自信心,评价的目的也就达到了。
二 重过程原则
如应付高考一样,每个成功收获会从成绩中得出结论,而从课外阅读的效果来看,短时间内是看不到结果的,它是一个“积累于现在,得益于未来”的过程。因此,我们的评价要注重课外阅读过程的评价,收集能够反映学生阅读过程和结果的资料,淡化课外阅读结果的评价,以他们自身的思想吸收得益为主。
三 导向性原则
课程改革目标之一是改变过分强调评价和选拔的功能,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、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。课外阅读评价是建立在导向性与激励性基础上,通过建立科学评价体系,引导学生达到《语文课程标准》要求的阅读量,对其进行课外阅读的方法与过程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,使其爱读书、多读书、读好书、会读书、善读书,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。
四 会读书,善读书原则
积极参加读后叙述课、评价课等语文活动课。上好读书笔记交流课,并运用摘抄型、提纲型、感想型、评价型等多种方法,写好读书笔记。坚持每周能完成一篇感想型、评价型读书心得或摘抄型、提纲型读书笔记,字数不限。有条件的建立自己的书库,不断充实书目,并按类别编号归档,不断增加自己的收获感,增加阅读兴趣。
五 信息化原则
现在的学生除了去图书馆获得更多的阅读材料外,运用最广的是多媒体和互联网,因为它们具有图、文、声、像并茂的特点及独有的系统功能,可使计算机的视、听功能全部展现出来,打破传统媒体的“线性限制”,以随机性、灵活性、全方位、整体化的方式把语文知识形象、直观地展现给学生,这样在阅读方面有了选择性,学生也更愿意去学习和阅读更多的知识,留下的印象也比较深刻。
课外阅读的建立和发展,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教师和学生突破了“一切为了高考,高考就是一切”的应试观念的束缚,从这一看起来小做起来难的环节出发,树立了一种崭新的学习观念。培养高中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,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,实现素质教育。
随机阅读
- [中等教育] 如何提高初中生的英语听力
- [中等教育] 谈谈农村初中数学学生学习
- [中等教育] 浅谈怎样学好高中数学
- [中等教育] 浅谈初中学生地理思维能力
- [中等教育] 浅谈提高初中生作文能力三
- [中等教育] 谈怎样转化中学数学学业不
- [中等教育] 谈谈新课标下初中历史课备
- [中等教育] 高中英语课后作业布置应当
- [中等教育] 如何搞好中小学的读书活动
- [中等教育] 初中作文的分类教学
- [中等教育] 浅析新课程下中学生英语口
- [中等教育] 试论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能
- [中等教育] 如何培养高中学生数学创新
- [中等教育]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的有
- [中等教育] 激发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五
- [中等教育] 论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评价
- [中等教育] 高中学生英语作文自我批改
- [中等教育] 高中数学探究式学习能力的
- [中等教育] 化学课堂采用小组合作学习
- [中等教育] 中学生英语口语训练方法之
- [中等教育] 初中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培
- [中等教育] 初中生怎样学好思想品德课
- [中等教育] 培养高中学生化学学习的兴
- [中等教育] 层次滚动多元学科考试评价
- [中等教育] 基础物理课程改革的进展与
- [中等教育] 浅谈高中物理新课改实施后